青雲亭


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華人寺廟

English | 中文
first
  
last
 
 
start
stop

義山

青雲亭機構管理兩座義山及一座焚化場:

三寶山義山

三寶山地位於馬六甲市之東南方, 高度為海拔大約148公尺, 佔地42公頃。

三寶山上共有超過12,500個墳墓, 包括大約20個回教徒的墳墓。 回教徒墳墓的存在使到此華人義山顯得更特別及與眾不同。 三寶山也被認為是中國海外歷史最悠久及最大的傳統華人義山。 根據我們的記錄, 遠在甲必丹李為經於1685年自荷蘭政府手中買下三寶山並將其轉贈于青雲亭作為馬六甲華人墳場之前, 山上已有了甲必丹們及早期中國移民們的墳墓。

建於明朝(1622)天啟二年的黃維弘夫婦之雙壙墳墓(靠近培風第三華文小學籃球場)是山上最早的墳墓, 迄今已有382年。 長期的風吹雨打使到有關墳墓高度破損, 於是青雲亭於1933年為其進行修復, 並立碑文以記斯事。 於2001年曾再次為此墳墓進行修復。

自英人統治時期至今, 有關當局已屢次嘗試征用三寶山以作為擴大道路, 填泥及發展等用途。 由於青雲亭作為義山的管理當局的大力反對, 加上社會各界給于青雲亭的支持, 終於克服了有關問題, 並成功保留了三寶山。

三寶山是早期中國商旅們身后埋葬的地方。 碑文記載有許多中國商人懷著雄心壯志來到此地, 希望能夠在商場上大展拳腳以成就一番事業, 可惜的是, 有些人卻壯志未酬身先死。 此些商人都沒有攜帶家眷同來,故死后沒人拜祭。 於是當時的甲必丹就帶頭拜祭此些無主孤魂。 但是由於沒有避風躲雨的場所, 拜祭儀式往往因風雨而中斷。

蔡士章被委為甲必丹后, 深深感受到族群所面對的問題, 於是于1795年發起在三寶山麓興建一間寺廟以確保拜祭先人時不會受到風雨的干擾。 寺廟的名稱 “寶山亭” 三字可見于立於1795年的石碑及寺廟正門的門楣上。

無論是在中國或馬來西亞, 傳統上華人義山寺廟所安奉的都是“福德正神”或又稱 “大伯公”, 三寶山的寶山亭也不例外。

日落洞山墳場

有鑒於三寶山上的墳地有限, 已故青雲亭亭主陳金聲,又名巨川在其任內, 即1847年至1864年之間, 慷慨地把日落洞墳場捐獻于青雲亭。 這義山占地大約110公頃。

日落洞火葬場

此以木柴為燃料的火葬場建於1955年。 寺廟的記錄顯示第一宗火化是於1955年10月20日進行, 焚化的是已故陳昆仙先生之遺體。 火葬場於1996年被提升至以柴油為燃料。

青云亭宁山园 (骨灰阁/火葬场)

青云亭宁山园乃一个由青云亭机构全面拥有及全权管理的风水园地。 它位于马六甲日落洞山443号地段上,离青云亭日落洞殡仪馆只有2公里,离市中心也只是大约10公里的路程。

园地面积2.3公项, 处于高地,并根据基本风水原理及概念建造,於2010年3月落成开幕。园地风景优美,骨灰阁,火葬场及宁山亭庙根据精心选位坐落其中。华丽庙宇和幽静周遭形成一片宁静的氛围,故取名宁山园

骨灰阁共设有5,676个骨灰格,包括4,428个户内单位和1,248个户外单位。

火葬场设置新颖高效火化炉,已于2012年3月启用。

青云亭同时也拥有及管理三宝山义山和日落洞义山,非常高兴能为华社提供上述添置的设备和服务。

殡仪馆

青云亭于双溪布达路,即离马六甲市中心只有8公里的日落洞义山边缘拥有2间殡仪馆,地点适中,交通十分方便,但又远离市区的拥挤。

 

除了青雲亭之外, 青雲亭機構同時也管理另外八間寺廟, 即:-

寶三亭 勇全殿
清華宮 玉虛宮
天德宮 靈山亭
華德宮 曲江廟

 

   
新聞與活動

青雲亭新聞與活動

更多 »

節日日期

青雲亭節日的日期

更多 »

宗教活動

青雲亭繼續為華社社群精神需求服務。它是宣揚道教,孔教及佛教等三個宗教的中心...

更多 »